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信息技术网站

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技术学习个人站

当前位置: 北海亭 > 娱乐休闲 > 户外运动 >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

时间:2022-08-02 08:40来源:未知 作者:IT信息技术民工 点击: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 7月18日 星期一 阴 昨天晚上,稍微休整之后,因为蚊子太多,天气闷热,连夜赶路到新安!因为新安有座函谷关! 新安历史悠久。西周和春秋时期,新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

  7月18日 星期一 阴

  昨天晚上,稍微休整之后,因为蚊子太多,天气闷热,连夜赶路到新安!因为那里有座函谷关!

  新安历史悠久。西周和春秋时期,新安属王畿地区。战国时期,先属东周(京畿地),周安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并于韩。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新安县(故治在渑池县塔泥和义马市千秋乡石河村一带),属三川郡。

  午夜时分才赶到新安,导航到函谷关遗址,景区门口很开阔,草草在车上睡了一会儿。清晨早起,步入景区,看门的人出来,让我们走人,并且告诉我们这里离遗迹还很远,让我们等景区开门再来。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新安函谷关

  历史上的函谷关有三座,新安县这一座属于汉代函谷关。是汉武帝将秦函谷关东移150公里改建于此。

  关于汉武帝刘彻放弃灵宝函谷关,东移函谷关到新安的原因,史书上给出的答案是武帝爱将杨仆“耻为关外民”。

  杨仆,西汉名将,生年不详。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南湾村(今新安县境内)人。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杨仆帅军平定南越之乱。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杨仆与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合力剿灭东越。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秋,杨仆受命率兵五万横渡渤海,与左将军荀彘共征朝鲜。因指挥不力、战术陈旧、士卒死伤过多而被汉武帝治罪,后贬为庶人。大约在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杨仆病逝。

  因为杨仆的功绩,汉武帝封杨仆为关外侯。秦和西汉王朝都定都关中(含今陕西西安、渭南、咸阳、宝鸡的地区),当时的人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为关东。关东在当时的人看来就是落后地区,那里的人往往会被嘲笑。老家在关东的杨仆不情愿做一个让人耻笑的“关外侯”。于是他上书汉武帝,请求将函谷关东移到现在的新安县境。获得汉武帝同意后,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楼船将军杨仆带领他的部下及门人,将函谷关东移至三百里外的今新安县境,称其为新关,“旧关”也因此而改置弘农县,南湾村就此归入了关中地区。

  颜师古注《汉书》时,曾引应劭之语:“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关东,以家财给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关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汉函谷关遗址

  事实上,之所以将函谷关东移到新安,汉武帝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他想通过此举扩大中央的管辖范围,加强对关东地区的控制。移关成功后,中央的触角一下子往东延伸了三百多里。

  经义马、过渑池,一路上很平淡。渑池市内310国道两边茂盛挺拔的柏树,很是给人深刻的印象。市容较义马强太多。可能是因为义马被称作“百里煤城”的缘故。

  开车在渑池市中穿行,竟然没有看到当地拿渑池会做噱头的痕迹。很令人惊讶!出渑池城,有仰韶文化的遗址,被改造成了公园,遗址的样子被涂抹得一点痕迹都没有了。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渑池仰韶遗址公园

  中州古地,遍地都是古迹,随处都是历史。

  进了陕州区不久,道路一旁的指示牌上就开始提示,距崤函古道遗迹还有多少多少公里。

  崤函古道东起新安县函谷关,西至陕西潼关,全程将近五百里。

  古道石质遗迹位于河南省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000米,距三门峡市36公里。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路标

  崤函古道为古代中原和关中交往的咽喉要道,是洛阳与长安之间,“襟带两京”的锁匙,也是古丝绸之路通中原,达西域的交通干线。

  想象一下,作为东西交流的国际贸易干线,在肩扛马驮的时代,这条道路得有多么重要了!

  崤函古道,周文王曾在此避雨;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在此鏖兵,发生了著名的崤之战;唐高宗宰相上官仪、著名才女上官婉儿的出生地;玄宗的宰相姚崇的老家;大诗人杜甫夜宿于此,目睹官兵抓人、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写下了著名诗篇《石壕吏》。

  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作为文化线路,崤函古道,是名副其实的诗歌之路,异域宗教的传播之路。

  车停在遗迹外面,两夫妻下车进入到景区里面。其实石质古道遗址距离景区门口相当远,在去遗址的路上,有距遗址还有400米的提示,自己感觉那纯粹是在糊弄人。

  艳阳当头,爬坡下陇,步行好半天才真正见到了石质古道遗址。

  看简介里面说。崤函古道石质遗址,全长230米,最高处海拔676.8米,北下坡最低处海拔669米,大致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笔者已经好几天都不辩东西了),呈S型。古道最宽处8.8米,最窄处约5.2米,借助自然形成的岩石修筑而成。因车轮长期碾压,路面上形成了两条深深的车辙印。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

  站在古道上,倾耳细听,似乎还能听到人喊马嘶,旅客苦中作乐相互打趣的声音。

  石壕段地势较高,缺乏水源,这里坡陡路险,不免人困马乏,古人就利用自然形成的凹地形,修整成蓄水设施,供往来行人和驾车驮货的牲口饮用。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蓄水池

  古人为了防止马匹或者骆驼跑路,还修制了拴马石。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拴马石

  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文物保护管理所的展示大厅里面,你会发现崤函古道承载了太多的历史!

  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于2014年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世界文化遗产

  有时候,遇事比的是耐心和细心!

  在游览崤函古道遗迹的时候,没有看懂崤函古道遗迹的简介,里面提到“二苏马死二陵”,自己根本就没有往苏轼和苏辙身上考虑。

  更没有想到的是,著名的三苏坟(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衣冠冢),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茨芭镇苏坟村东南隅。

  回来后检索这个典故,才发现这指的是他们两兄弟在崤函古道上的一段佳话。

  宋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苏轼由京城汴梁赴凤翔任签判。弟弟苏辙将他送到郑州后返回汴梁,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的诗赠给苏轼。苏轼接到弟弟的赠诗后,便依照苏辙的原韵写了下面这首和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辙原诗有两处自注:

  1、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贤之壁。

  2、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河北河南陕西山西自驾游之崤函古道2

  苏轼这两处自注指的是,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出川赴汴梁应试,行走在崤函古道上,因为路不好走,马累死在了渑池西边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只好骑驴到了渑池县城。在借宿渑池县城中的一座寺庙时,苏轼两兄弟曾经在老僧奉贤的墙壁上题诗。留下一段佳话。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紫陌红尘,镜花水月,白云苍狗,人生百年。世间人行踪飘忽无定,今天在这里、明天到那里,偶尔会留下一丝痕迹,大家觉得像什么?正如苏轼说的那样,真像随处乱飞的鸿燕,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留下几个脚印一样。

  没有人不热爱自由

  没有人不渴望自由

  然而

  所有人的自由都只是个乌托邦!

  最偶然的才是人生。

  扩展阅读:阜平72拐天路灵丘龙堂会村(北海亭游记)

(责任编辑:IT信息技术民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