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信息技术网站

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技术学习个人站

当前位置: 北海亭 > IT信息 > 生活时尚 >

鹿氏家族墓与定兴鹿世祠堂

时间:2021-06-08 20:12来源:未知 作者:IT信息技术民工 点击:
鹿氏家族墓与定兴鹿世祠堂 俗话常说富不过三代,西江鹿氏是河北望族,历500年而不衰,不能不令人称赏。而现在看鹿氏家族墓,遍地青草,穿插几株柏树杨树的树苗,墓碑也无奢华,联想到鹿氏名门望族的地位,难以令人置信。 一、西江村鹿氏家族墓 鹿氏家族墓,

  鹿氏家族墓与定兴鹿世祠堂

  俗话常说富不过三代,西江鹿氏是河北望族,历500年而不衰,不能不令人称赏。而现在看鹿氏家族墓,遍地青草,穿插几株柏树杨树的树苗,墓碑也无奢华,联想到鹿氏名门望族的地位,难以令人置信。

  一、西江村鹿氏家族墓

鹿氏家族墓与定兴鹿世祠堂

  鹿氏家族墓,当地称为鹿家坟,事实上,鹿氏家族墓地有七处,定兴鹿氏家族祖茔在定兴县西江村,第二处在定兴县田堠村(鹿荃首葬于此),第三处在定兴县大田村,第四处在定兴城北青龙岗、第五处在安州建昌村,第六处在安州李良甫庄(又分东原西原),还有一处在安州向阳村。

  现在人提到的鹿氏家族墓,指的是鹿氏西江村祖茔,是定兴县政府于2002年,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在鹿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之下重建的。定兴县人民政府于二〇〇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发布公告,将鹿氏家族墓、鹿氏祠堂等作为文物保护单位,予以公布并立碑于鹿氏祖茔四周以明示。事实上的鹿氏家族墓却远非如此。该墓地始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历时约500年,原占地75亩,植古柏一千余株。由北向南进入,分东原(鹿氏一世祖鹿荣葬东原至十二世)、西原(鹿泰吉始葬于西原),中间隔有道路,村民下地干活,或者外出可直达固城。里面原有神道及碑刻墓志约300余块,刻有明、清要员(如李光地)的铭文、撰文等。其中明、清知县以上官员28位。现在见过该墓群原貌的老人犹在。据他们讲大白天路经此地,柏树参天,葱茏荫翳,让人不寒而栗,晚上更是松涛阵阵,阴森怖怵,令人望而却步。鹿氏家族墓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四清”运动中,惨遭破坏,并被改造成梨园,原貌已荡然无存。在政府号召下,鹿氏族众对部分祖茔、墓碑进行修茸,重新种植松柏500株,杨树700株。现该墓地仅留存60亩,且一半已改做农田,种植小麦玉米,仅存30余通墓碑。

  鹿氏家族墓的破坏是彻底性的,所以鹿氏家族墓的恢复已不可能,让人感到无奈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遗憾和惋惜。据知情人讲,在当时的破坏活动中,一株古树,树围需要五人合抱,当时的工具不可能将树连根截断,需要将树沿垂直方向一片片的锯下,才能伐倒。当时的人还对墓葬进行了挖掘,随葬品之丰富,摆满了近两千平米见方的一块场地,金银玉器,瓷器古玩应有尽有。可见墓群原貌之胜。在挖掘墓地过程中,其中在开启一位诰命夫人的棺椁后,尸体保存完好,凤冠霞帔,面容安详,宛若生时,当时没有想到要保存,尸体遇空气后就风化了。即便到现在,前几年鹿氏家族墓仍有盗墓贼时不时晚上光顾。小时候和同伴去里面玩,当时已经破坏,并改造成了梨园,但里面仍能见到破坏时留下的瓷器随葬品的残片,晶莹剔透,胜似玉石,有部分残片底部上面还有景德镇的款识。更令人不解的是,破坏后的通墓碑,有的被用去修桥补路,据说西江村在六十年代建本村砖窑时,用通墓碑做了垫底的基石,甚至还有乡民将通墓碑用去建造猪圈。

  定兴鹿氏家族注重尊祖敬宗的家风,在定兴鹿氏族谱中,从墓穴排列方式、祭祀用品的数量和使用方法,祭祀程序,祭祀礼节,祭祀时间,到祭祀活动参与人等等,都有详细严格的规定,这体现出的是严格的仪式感!

  而仪式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如果去认真地研究仪式感,我们会发现,它拥有一种非常强大的能量。

  希望孩子看到家庭的温馨和良善,

  希望孩子对美好未来抱有尊重和向往,

  希望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尊重和深爱,

  那么就给自己的家庭教育加上“仪式感”。

  需要强调的是,仪式感并不等同于形式感。

  被赋予了精神属性和个性化价值,能让参与者感受到内心的富足的形式,才能称得起是仪式。

  二、定兴鹿世祠堂

  定兴鹿世祠堂,位于清代定兴城南门内小街。周围有围墙,南北长二十丈三尺(约67米),东西宽四十五丈五尺(约150米)。里面有家庙、太公祠、忠烈祠、壮节祠和北海亭等建筑。

鹿氏家族墓与定兴鹿世祠堂2

  鹿久徵做官后,西江鹿氏家族就开始在定兴城置产业修房子了。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鹿化麟奉旨在定兴城内为鹿善继修建忠节祠的时候,鹿氏家族就开始营建鹿氏祠堂。定兴鹿世祠堂几经修缮。康熙年间,到了鹿宾这一代,因见祠堂年久失修,于是鹿宾捐资修建,并将北海亭,连同明清名人石刻,一并移入定兴城中鹿氏祠堂。乾隆年间,鹿荃又加以修缮,始具规模。嘉庆六年,壮节祠建成后,才形成复原图这样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鹿丕宗殉国后,咸丰皇帝敕命建壮节祠纪念。《敕建鹿壮节公专祠碑文》由工部尚书李鸿藻撰写,张之洞书。

  忠烈祠(奉鹿善继)和壮节祠(奉鹿丕宗),每年阴历二月、八月上旬,鹿氏祠堂悬灯结彩。知县张贴榜文,带领政府官员斋戒沐浴,身着官服举行官祭典礼,为定兴县城每年的盛事。

  据说,当年的鹿氏祠堂建筑造型独特,院内树木林立,园中有园。岁月的铅华洗尽,现在已经没有了以往任何的繁华痕迹,往昔的建筑大都在“文革”及以后夷为平地,只剩下了唯一的一处四合院,在风雨飘零之中,哭诉着往日的辉煌。

  三、关于鹿氏家族祭田

  1、祭田来源

  为应付每年官祭和鹿氏家族的祭拜活动的巨大花费,鹿氏家族至少从鹿荃这一代开始,就开始专门划出自家田产的一部分作为祭田。

  二续谱中记载:“都转公置祀田五顷二十九亩,为祭祀扫墓之需,呈县存案。”

  明清时期,一顷是100亩,五顷就是五百亩,529亩地的收益用于家族墓和祠堂的祭祀和扫墓之用,任谁都不相信!

  其实,古代官宦世家之所以把田产归到祭田名下,一方面,祭田为睦族敬祖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按照古代政治制度,抄家的时候,祭田是不会被罚没充公的。鹿家作为直隶名门望族,这一点肯定比我们普通百姓要懂。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鹿氏家族是做好了一旦政治上出现问题,被抄家,子孙们手中有土地,更容易东山再起。

  2、祭田特点

  二续谱中还说:“此田既为祭田,即系公产,因将地量过于公产名下。并造册二本,呈明县署过朱用印,一存官,一发交本族董事,轮流手执。”

  祭田的划分有严格的规定,是需要县一级政府确认和留证的。天下父辈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据二续谱记载,至清末,鹿氏家族在定兴县彭各庄、史家庄,候官营都有祭田,每年收租32.6万钱。清朝的一文钱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至4元。按一文钱大约合现在2元计,鹿氏家族祭田每年的收益是64万多元。

  扩展阅读:小兴州之谜

(责任编辑:IT信息技术民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