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技术学习个人站移动版

北海亭 > IT信息 > 报刊文摘

汉民族的初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民族的初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汉民族的初兴––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商鞅改革---大秦国注定短命的孽根祸胎

  一、短命王朝-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短短十五年,本想千秋万代的大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历二世而亡。

  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曾经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秦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因为从一开始大秦国就没想过要解四海倒悬之急,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它以法家立国,刻薄寡恩,严刑峻法,横征暴敛,涸泽而渔,这才是它如此短命的根本原因,而这一切都需要从一个人,一个能人---商鞅讲起。

  一)商鞅改革---大秦国注定短命的孽根祸胎

  1、先来看看商鞅的为人

  商鞅又被称作公孙鞅或者卫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在《史记》里面,司马迁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读过书的人,和普通人一样,或许有些学问,甚至是很高的学问,但是他不一定是一个悲天悯人的人,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他也可能是一个刻薄寡恩,玩权弄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做事聪明做人愚蠢的人。甚至比常人更甚,因为他们更自以为聪明,执拗顽梗。

  《史记》里面说: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可能因为他母亲地位低,品尝过人情冷暖,有一个不太幸福的童年,使得他性格刻薄寡恩,对人少仁爱之心。为人好强,从小就喜欢刑名之学,说明他逻辑严密、思维精准,希望借此出人头地。通过公叔座让他逃跑他很冷静地拒绝这件事,可见他对人性了解的很透彻。

  成年后,在听到秦孝公《招贤令》的消息后,“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通过太监引荐自己,以及他诓骗魏公子卯的做法,说明他对对儒家仁义道德之说很无视,甚至可以说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了。

  立木为信,和惩戒太子老师,两件事说明商鞅敢想敢干,勇于承担,判断准确,能言能行,执行力强。

  他听不进赵亮的劝说,说明他为人性格偏执,执拗顽梗。

  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在和秦孝公刚开始接触时有些磕磕绊绊,最终还是通过自己的富国强兵的主张受到秦孝公的赏识,启动了秦并天下的战争机器。

  2、商鞅的思想和改革

  商鞅改革的内容,基本点就是鼓励耕战,为鼓励人多种粮食,奖励种粮大户爵位。强抑工商,设立专业市场供商品流通,统一征收20%商品税等,禁止商人买卖粮食和非法放贷,禁止农民和官吏从商。奖励耕战,即为秦国解决了兵员问题,也为秦国解决了后勤保障问题。

  《史记·秦始皇本纪》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家里有两个男丁,如果不分家另过,独立编户,就加倍征税。

  为保证政策的彻底贯彻执行,使用的手段极其血腥残酷。按照司马迁借赵亮之口,说他推行变法所采取的手段是“残伤民以骏刑”,“不以百姓为事”。

  汉朝刘向在《新序》里面说:“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铁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仇比于丘山。”

  按照刘向的说法,把自家灶膛里面的灰倒在道路上(也就是乱扔垃圾),要被砍掉手臂。

  仅一天就处死七百余人,以至于“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天地”,镇压手段的残酷与血腥令人发指。

  太子犯法,虽然不能刑披太子,但是两个老师倒了大霉,分别被处以砍断手臂和黥刑(脸上刺字),故事还没完,太子老师公子虔过了四年又犯法,被处以劓刑(割去鼻子)。

  《史记·商君列传》:“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还要说说“尚奸”和“连坐”制度,“尚奸”是对社会价值体系最釜底抽薪的措施。“连坐”的目的也很简单,《商君书·禁使》:“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就是让老百姓(包括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互相保证,互相监视,互相揭发,一人有罪,五人连带受刑。这是明目张胆鼓励告密,让人性的恶肆无忌惮。后世独夫酷吏,争相效法,莫须有之下,生民涂炭,几多冤魂。

  《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商君书》: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疆。”

  “赏施于告奸,则细过不失”。

  一个国家如果用善良的百姓去领导恶人,这个国家社会秩序就会混乱国力就会被削弱;一个国家如果用恶民来领导善良的百姓,这个国家就会社会稳定国力就会强盛。

  商鞅对后世的影响局限在统治阶级层面,《商君书》它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民,愚民,弱民,贫民,贱民的统治百姓的理论,里面的驭民主张是最明确、最系统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最大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弱民的目的。因此在过去《商君书》被称作帝王术,一直是太傅教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读到。民间是禁止流通和传播的,普通人阅读收藏,一经抓获,是要被杀头的!

  《商君书》

  “民愚则力有余而知不足”

  “民不贵学问,则民愚。”

  “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对于商鞅改革,来看看当事人自己是如何说的。《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内有重刑,外有刀兵”商鞅确实为秦国解决了富国强兵的问题,结果导致的却是国强民弱。秦国虽然强大了,但是在这个强大的秦国,没有一个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包括商鞅自己。

  公元前338年,秦国首都咸阳,大名鼎鼎的商鞅“作法自毙”被车裂。

  下一节:二)千古一帝–以武逞威,人心不服

  扩展阅读:论读书

(责任编辑:IT信息技术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