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信息技术网站

北海亭-最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IT技术学习个人站

当前位置: 北海亭 > IT信息 > 报刊文摘 >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孔子弟子---宰予

时间:2022-01-01 09:23来源:未知 作者:IT信息技术民工 点击: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孔子弟子---宰予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出众的人才。颜回博学,子路勇武,子贡富有然而,自己最喜欢宰予,感觉他最有独立思想,敢于对孔子的思想提出质疑。因为质疑,所以可爱,宰予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学习的目的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孔子弟子---宰予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各个领域都有出众的人才。颜回博学,子路勇武,子贡富有……然而,自己最喜欢宰予,感觉他最有独立思想,敢于对孔子的思想提出质疑。因为质疑,所以可爱,宰予是一个很有趣味的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以致用,用于指导自己的人生。人生是自己的事,学习也是自己的事。老师最大的作用,也不过稍微能影响部分学生的人生方向,作为学生,自己的学问能做到到何种程度,人生幸福与否,其实和老师关系甚微。

  宰予,公元前522年—公元前458年,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儒家先贤。孔子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十三贤”之一。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被大明朝政府封为“先贤”,从祀孔庙。

  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的记载,宰予后来当了临淄大夫,应该称得起是学有所成。

  一、宰予的质疑精神

  质疑精神,是思之始,学之端,是创造力的前提。是每个人一出生就具有的能力。

  宋代大儒陆九渊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质疑精神,是对眼前的事物,人的想法思想提出疑问,是永远探索,对世界上的事物保存好奇。体现的是个人的思想和判断,是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的体现。质疑精神的目的是为了无限接近和了解真相,是热爱真理的体现。

  宰予是一个思维活跃,有个人思想,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人,他是孔子所有学生之中唯一一个对于孔子的学说提出质疑的人。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孔子弟子---宰予

  1、宰予质疑三皇五帝

  《大戴礼记·五帝德》记载:

  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于三百年乎?”

  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

  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闇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

  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于版泉之野,三战然后得行其志。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故教化淳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宰我请问帝颛顼。孔子曰:“五帝用记,三王用度,女欲一日辨闻古昔之说,躁哉!予也。”

  宰我曰:“昔者予也闻诸夫子曰:‘小子无有宿问。’”

  宰予,字子我。我是予的同义字,宰我就是宰予。

  现代文的意思大致是这样:

  宰我问孔子说:“以前我听荣伊说:‘黄帝活了三百年。’请问先生,黄帝是人吗?还是他根本不是人?是人的话,怎么能活三百年呢?”

  孔子说:“禹王、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我们尚且不可能完全考察清楚,关于黄帝的事情是更加久远的事情了,连先生都难以说明白。”

  宰我说:“上古世代的传说,隐约细微的各种说法,事过境迁的争辩,久远不明的含义,对于传说辩意,因为不明白就忽略过去,也不是君子的做法,因此我还是坚持要问问您。”

  孔子说:“可以问。我大略知道一些这些传说。黄帝是少典诸侯国的后裔,名叫轩辕,他的出生,神奇带有灵异,很早就能说话,自幼迅捷、圣明、端庄、敦厚、聪敏、诚信,长大后更是耳聪目明,善于明辨。他创建五行之气,设置五种计量标准,安抚天下百姓,考察四方实情。他驯服驾驭牛马,他驱赶驯服野兽,同炎帝在阪泉之野大战,历经多次战斗,最终克敌制胜。他是制作衣裳留传给后人的始祖,还制作色彩斑斓的纹饰礼服。治理民众,以顺应天地运行的法则,知道了昼夜更替的原因,明白生死存亡的道理。向天下公布播种百谷的时节,鉴别良草佳木,他的仁心厚德惠及鸟兽昆虫。他观察考证日月星辰的运行变化规律,善于观察倾听,勤勉用心,运用水、火和财物养育人民。黄帝生前,人民受其恩惠百年,死后,人民敬畏他的神灵百年,又之后,人民沿用他的教化百年之后才有所变化。所以说:‘黄帝三百年’。”

  宰我说:“请问颛顼帝的事情。”

  孔子说:“五帝的事情是传说,三王的事情就有规制了。你想在一日之内听遍远古的所有传说,你有点浮躁啊,宰予!”

  宰我说:“以前我听先生说:‘学生不能使疑惑过夜’,因此才要向您问清楚。”

  看到这个熊孩子来问问题,开始孔子本想速战速决,敷衍一下,不料,宰我穷追猛打,将夫子弄得好尴尬!

  2、宰予质疑三年之丧

  《论语·阳货》里面记载: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文,大意是:

  宰我问:“父母去世后,子女为他们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个人的音乐才能就会荒废。旧粮食吃完了,新粮食开始在场地里晾晒。钻燧取火的木头轮用过了一遍,火升起来了,就可以放置起来了。为父母守丧,心意尽到了,有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了。”孔子说:“才一年的时间,你就吃开了大米饭,穿起了锦缎衣,你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啊。”孔子说:“你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君子守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觉得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服,所以不那样做。如今你既觉得心安,你就那样去做吧!”宰我出去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小孩生下来,到三岁时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通行的丧礼。难道宰子对他的父母没有三年的爱吗?”

  宰予好耍小聪明,口才好,能言善辩。遇到这样的学生,任谁都难以招架,连孔子都感觉宰予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3、宰予质疑孔子的“仁”

  《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有一个仁者掉到井里去了,他会跟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孔子之前说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宰予致疑孔子的“仁”学,他的问题使孔子陷入了一个悖论,是要“杀身成仁”,还是保全自己。这里简直有愚弄老师的嫌疑,一个顽皮,聪明,能言善辩的淘气学生跃然纸上。

  二、宰予和孔子的关系

  宰予无疑是一个既令孔子头痛,又令孔子喜爱的弟子。

  1、宰予是最令孔子头痛的学生之一。

  《论语·公冶长》记载: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翻译成现代文:

  发现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没办法雕刻成物品。用脏土垒砌的墙面没有人愿意去涂抹平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该怎么责备他呢?”又说: “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 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见到宰予的情况而发生改变的。”

  语气有点类似于今天的老子骂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简直是烂泥扶不上墙,老子都懒得说你!”

  同样的情况,至少还有一次: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

  宰我询问五帝的德行,孔子回答说:“我又不是五帝,我怎么知道。”

  这时候,孔子已经气得不想和宰予说话了。

  现代人眼里,朽木不可雕也,是对不学无术,自甘堕落的人的评语,这是典型的骂人不带脏字,我相信即便是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听到这样评价,人心里也好受不到哪里去。

  能令一向温文尔雅温柔敦厚的孔子发这么大脾气,可见孔子对宰予的失望。

  同样为人师,总感觉孔子的做法有些小题大做。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中,也对孔子的做法提出了质疑:"昼寝之恶也,小恶也;朽木粪土,败毁不可复成之物,大恶也。责小过以大恶,安能服人?"

  2、孔子的爱徒---宰予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位孔子弟子---宰予1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孟子·公孙丑上》也有"宰我、子贡,善为说辞"的记载。

  《韩非子·显学》:里面记载

  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孔子说:“凭样貌取人的话,就会错过子羽;如只凭口才取人的话,又会落下宰予.。”

  《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那些陪我困于陈国和蔡国的弟子现在都不在我身边了。

  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善辞令的:宰我、子贡。善政事的:冉有、季路。善文学的:子游、子夏。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开始周游列国,那时候他55岁。14年之后,孔子返回鲁国,这时候的孔子已经69岁,年逾古稀的孔子思念陪自己周游列国的弟子们,生发出无限感慨:

  宰予是孔门四科中言语的高材生,孔子对宰予这样的弟子是非常自豪的。

  3、宰予眼中的孔子

  《论语·八佾》载: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向宰我询问关于土地神的木牌位的事情。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木,商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就是:让百姓战栗畏惧。”孔子听到后,说:“已成之事不必再说,既行之事不必再劝,已往之事就不必再追责了。”

  按照现在的观点,宰我是个高智商低情商的家伙,他有独立思想,善于思索,逻辑思考能力强,善于洞察事物的本质,一眼就看出周朝用栗木做土地神的木牌位,就是要让老百姓战栗。原来伟大的周礼还有这样的阴暗面啊!

  《孟子·论养气》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

  根据宰予对夫子的观察学习,其贤德远远超过尧舜了。

  孔子去世后,儒学式微,宰予这时候这样维护老师孔子,他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在另一个存疑的文献资料《孔丛子·记义》中还记载有,宰予被孔子派遣出使楚国时,出于维护老师思想拒绝楚昭王送给孔子的马车。说明宰予认可并实践自己老师思想。

  师徒是一种很微妙的相互关系。相互厌烦,彼此看不惯,最终导致的必然是关系决裂。好在孔子深知自己这个徒弟好学深思,善于提问,伶牙俐齿,调皮毒舌,但是也能看出宰予是一个有思想、有才具,不唯书,不唯上的聪明学生,更相信这个人将来一定有所成就,所以对这个刁钻的学生既爱又恨,要求严格。

  另一方面宰予也能看出并感觉到,孔子骂自己,是因为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太高,自己虽然有点小聪明,但是说到做不到,所犯错误屡教不改。而在心底里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对自己老师是既敬又爱的。

  最理想的师徒关系,是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每一位老师,都把教育学生积极向上当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存在价值,希望他们身体健康,懂得感恩,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而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把老师当成自己人生路上指路的灯塔,尊师重道,勤勉以行,终身不辍。在这方面无疑孔子是幸运的,而孔子的学生也是幸运的。

  扩展阅读:人生智慧经典语录:北海亭短句摘抄

(责任编辑:IT信息技术民工)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北海亭记

    明.茅元仪 有亭屹然在江村草堂之后,而知止居之旁。覆以茨,...